《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2016-01-0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一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底,总数已达468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0%。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截至2009年底,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2888万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2291.6万人,占总人数的79.3%;高级职称297.5万人,占总人数的10.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8万余人。三是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在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开发国防尖端技术和破解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五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明显上升,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日益改善。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来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素质能力、结构分布、体制机制以及发展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匮乏;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专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队伍结构、分布不尽合理,人才的培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才投入不足、激励不够;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等。

(三)新阶段新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各国之间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人才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专门制定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迈进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新时期,进入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新贡献。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规划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为龙头,引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带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提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营造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为根本,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平台,为在2020年我国进入人才强国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强化基层;分类开发,协同推进。

(二)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预计达到6800万人左右,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200万人年,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达到33人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3852。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形成一批在优势领域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支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跻身国际一流的专家队伍。

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基本得到解决,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制度趋于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4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10位。科技领军人才在更多领域具备冲击世界重大科技难题的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初步得到缓解。

2.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20

建成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预计达到7500万人左右,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250万人年,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达到43人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具有原创能力的创新人才团队由重点院校和国有科研机构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社会组织扩展。从事现代服务业、社会和文化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大幅增长。

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市场机制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机制基本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具备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步更新的适应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以实现。中国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企业创新人才团队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出现一批在国际科技尖端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发展方向的科学家。社会和文化事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适应发展需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科技、社会实现协调发展。

(三)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

──以能力建设为主题。

──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素质能力。一是建立以素质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的引导机制。二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发挥项目、基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培养机构、人才、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和学术评价体系。三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需求引导和绩效评估机制。四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创新载体,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扶持专业技术人才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五是加强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追求科学与真理,自觉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有效遏制学术造假现象,进一步净化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六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国际活动的平台,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出国留学和进行国际学术技术交流;促进学位、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国际互认;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或承担相关工作任务。

(二)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人才供给数量,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才高地,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

(三)着力调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一是调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不断健全学科和专业体系。二是调整专业技术人才的产业与行业分布。围绕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着力培养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面对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复杂形势,抓紧培养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管理人才。三是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四是统筹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开发。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区域一体化战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示范区,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农村、基层和重点开发地区流动。五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方面与国有单位的平等地位,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

(四)着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党管人才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政府人才工作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二是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职能配置,改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方式。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健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作用。三是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知识、管理、技术、技能参与分配,强化业绩作用,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五)着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符合用人单位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基本社会保险的衔接办法;建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补充保险以及重要人才安全制度。二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给予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及重要实施者与其实际贡献相当的收益,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三是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加强财政投入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大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投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融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管理,加强执法监督,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合法权益,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重点举措

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着眼于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以构建国家高级专家培养选拔体系为核心,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以推动博士后事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三)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中高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领域,会同各地各部门,通过实施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岗位培训等项目,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累计培训1000万名左右。依托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内容形式,建设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倡坚持真理、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风气。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自觉维护学术尊严,珍视人格声誉。

(四)以高层次留学人才为重点,加大海外留学人才吸引力度。

(五)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为动力,实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评价。

(六)以“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为平台,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七)以建设专家服务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为基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专家服务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研究制定加强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依托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搭建高效便捷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均等化、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和发布相关信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服务;政府要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开招聘、流动调配、就业保障、公共培训、选拔推荐、政务办理等公共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人才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市场服务、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专家服务、项目申报、科研资助等人才和智力服务。

(八)以完善市场配置机制为导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配置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的水平。加强人才政策协调,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身份壁垒,突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区、部门、所有制、身份、城乡等制度性障碍,制定专业技术人才依法自由流动的管理服务政策,不断完善体制内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吸引、使用、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及其衔接,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顺畅有序流动。

多渠道、多方式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用高水平的项目、高层次的平台、有竞争力的待遇,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九)以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保障,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用人制度。

(十)以加大投入为根本,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机制,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优先投入的激励保障政策。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确保其在财政支出中占有一定比重,重点加大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力度。

建立重大规划项目人才投入机制。在推进产业振兴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设计与人才计划同步进行,项目投入与人才投入同步安排。围绕重大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吸引和支持的政策与举措,安排专门资金保证政策落实,使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在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经费中,明确人工成本费用,根据需要安排用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经费。加大对高层次专家的科研经费资助,加大对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经费支持和奖励。

建立社会化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人才投入税收政策,综合采用资金配套、创业支持、分配激励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投入,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国内外金融信贷积极投入人才开发项目。

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建立包括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提成或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人才激励体系。建立重要人才安全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生活福利保障制度,支持用人单位为关键技术岗位和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

五、规划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本规划的统筹协调和落实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全程管理,制定和实施与规划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确定管理标准和要求,重点抓好规划的实施协调和监督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本规划为基础,制定贯彻落实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实施体系。

(二)积极推进规划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按照本规划制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实施单位和实施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完善规划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适时指导,将规划实施效果与单位绩效评估、干部业绩考核、财政预算批复挂钩。

(三)扎实做好规划实施的基础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性建设。深入开展人才发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和工作的规律,加强对规划实施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做好规划实施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统计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健全规划信息反馈监控评估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实施反馈、指导调节机制和中期、末期评估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协调,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规划进展情况,及时向规划归口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以及规划评估和监控情况,结合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形成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五)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和规划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宣传实施规划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